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 页 > 行业动态
进口牛肉保障措施调查听证会 各方观点
发布时间:2025-04-02 10:41:00 来源:肉交所 作者:肉交所 浏览次数:

 2025年3月31日,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关于召开进口牛肉保障措施调查听证会已结束,国内牛肉产业和进口牛肉可能迎来重大调整!先来看今天的会议内容→

 
  欧盟代表发言:进口牛肉数量的增加是由于中国国内产能不足而造成的。
  在此背景之下,2019~2022年非洲猪瘟危机导致中国市场出现动物蛋白缺口,从而导致牛肉进口量增加。
  在本案中,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实施保障措施。第一点:国内产业并未受到严重损坏。第二点:国内产业遭受的任何困难很可能是由于国内产能不足或其他因素造成的。如果有必要采取保障措施,欧委会则敦促商务部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避免不适当的限制末造成任何损害的进口产品的合法市场准入。比如欧盟的进口产品。
  智利政府发言总结:本案不应该实行保障措施,若实施保障措施请求将智力排除。
  若中国商务部最终决定实施保障措施,智利依据WTO保障措施协定第9.1条,请求将本国排除,因其出口份额长期低于1%,符合排除条件。
  产业出口规模:智利牛肉主要满足本国消费,对中国出口量占比小且稳定,无法对中国牛肉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威胁,且企业配合调查。
  损害证据不足:申请材料缺乏产能利用率等关键指标完整数据,质疑是否满足启动保障措施的法律门槛。
  措施影响:保障措施会对智利等小规模供应国及消费者、下游产业造成负面影响,无法有效救济本国产业。
  哥斯达黎加代表发言总结:保障措施应该将哥斯达黎加排除在外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保障措施协定第9.1条规定,完全决定实施保障措施需排除来自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条件为该国在调查产品总进口额占比低于3%且符合该标准的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合计占比低于9%。
  据海关总署数据,调查期内哥斯达黎加牛肉产品进口总额占比0.05%,与其他占比低于3%的同盟国进口产品合计占比4.03%,符合上述条件。
  山姆发言总结:应该将鲜肉排除保障措施调查到位。
  排除原因-进口量影响:冷鲜牛肉进口量低,占比小于2.5%,对国内市场份额影响小;带骨冷鲜牛肉进口量逐年下降,2024年为2019年的28.78%,无法造成实质损害。
  排除原因-价格影响:冷鲜牛肉进口单价高,高于冻牛肉及国产牛肉,处于独立高价区间,未对国内产业造成不利影响。
  排除原因-产品差异:冷鲜牛肉与国产牛肉在肉牛种、饲养方式、烹饪方式、零售价格、目标消费场景存在差异,是互补非竞争关系其他因素:奶牛淘汰及市场供需失衡冲击国内牛肉产业,其影响不应归因于被调查进口产品。
  中国肉类协会发言总结:
  近年来进口牛肉大幅增长,价格普遍走低,对我国牛肉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损害。由于时间关系,我简要说明几点详细数据和材料,我们听过汇报。再进一步。
  第一,我国牛肉自主率从2019年的80%下降到近两年的72%,国产牛肉市场空间不断被挤压,国内屠宰加工企业牛肉库存量大幅增长,且明显超出合理库存量。
  第二,根据全国畜禽屠宰行业管理系统数据去除异常化数据,2023年与2021与2019年相比,屠宰企业平均屠宰量降幅为32.2%,平均人员规模降幅为29.31%,平均劳动生产率降为4.63%。企业屠宰规模缩小,生产效率明显降低。
  第三,受价格下滑的不利影响。2023年以来,我会会员单位肉牛屠宰环节企业已经出预本范围亏损,部分企业宰杀一头肉牛亏损500~1,000元。此外,根据调研,2023年以来,为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肉制品加工能力的屠宰企业,进口牛肉使用量已提升到加工总量的近40%。如牛肉加工优势区域山东阳信进口牛肉使用量已占到该区域加工总量的2/3。大量低价进口产品使用,不仅抢占了国产牛肉的销售市场,而且明显影响了国产牛肉的深加工利润率。
  第四,2023年以来.肉牛养殖持续亏损,养殖户为了止损,开始淘汰基础母牛。若基础产能不足,大量减少肉牛出栏量难以在两三年内恢复,未来会出现大量肉牛屠宰企业因无牛可宰导致关停倒闭的局面。会进一步对国内肉牛屠宰行业造成不利影响。国内屠宰行业发展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结论和建议。我们认为本案调查期内我国肉牛屠宰行业遭受的冲击和损害与进口牛肉的大量增长具有明显的关联性。我会郑重呼呼国家应尽快对进口牛肉采取保障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全国肉类工业科技情报中心站 肉类工业杂志社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市江岸区堤角前街15号
电话:027-82319036 82359099 82359199 传真 :82319036 备案号:鄂ICP备14000012号-1 技术支持: 捷讯技术 后台管理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23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