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 页 > 行业动态
中西农产品贸易新篇:猪肉与樱桃背后的战略深意
发布时间:2025-04-14 17:00:45 来源:肉类食品网 作者:肉类食品网 浏览次数:

 贸易新动态:协议签署意义重大

  在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一则消息引发广泛关注。2025 年 4 月 11 日,正值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之际,中国与西班牙签署了两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贸易协议。此次合作聚焦于猪肉和樱桃领域,其中扩大西班牙猪肉在中国市场的准入备受瞩目。
  彼时,中美贸易冲突激烈,中国输美产品面临高达 145% 的关税,中国亦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至 125%。在此背景下,中西两国的合作显得尤为难得。双方共同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王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5-2028 年)》明确指出,双方同意进一步拓展农产品贸易,旨在惠及两国生产者与消费者。此外,双方有意签署西班牙鲜食樱桃和猪肉输华议定书,并承诺启动促进多种农产品输华协议的谈判。这些举措不仅为两国未来贸易合作奠定了基础,也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形势下,彰显了开放合作的积极信号。
  数据体现合作重要性
  该协议的签署并非偶然,背后是两国在猪肉贸易领域长期紧密合作的积累。从数据角度深入分析,可清晰了解中西猪肉贸易的规模与重要性。2024 年,中国在猪肉及猪副产品进口方面投入 48 亿美元(约 351.1 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半以上货源来自欧盟。在欧盟对中国的猪肉出口中,西班牙位居首位。
  中国海关总署 2024 年数据显示,西班牙是向中国出口猪肉及猪副产品最多的国家,美国和巴西紧随其后,荷兰、丹麦和法国分别位列第四、第五和第七。
  回顾 2023 年,西班牙向中国出口超 56 万吨猪肉相关产品,价值 12 亿欧元。从数量上看,这批产品占西班牙猪肉出口总量的 20.3%;从价值角度分析,占比达 13.7%。而西班牙猪肉在中国猪肉进口总量中的占比高达 21%。这些数据充分表明西班牙猪肉在中国市场的重要地位以及两国猪肉贸易往来的紧密程度。它们既是过去合作的成果,也是未来合作的坚实基础,让人对两国在猪肉贸易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充满期待。
  协议背后的复杂局势
  中美贸易战影响深远
  中美贸易战是近年来全球经济领域备受关注的重大事件,其激烈程度和影响范围堪比真正的战争。自 2018 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发起关税措施以来,贸易争端不断升级。美国以 “对华货物贸易逆差” 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试图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维护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2025 年 4 月 10 日,美国政府再次升级贸易战,将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 “对等关税” 的税率提高至 125%。次日,中国迅速作出回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 4 月 12 日起,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加征关税税率由 84% 提高至 125%。这一系列高税率调整使中美贸易关系陷入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
  这场贸易战的影响广泛,迅速波及全球贸易格局。美国从中国进口大量消费品、中间品和资本品,加征关税后,这些商品在美国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直接增加了美国消费者的生活成本。2024 年,美国家庭因对华关税年均多支出 1274 美元,普通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面临更高物价压力,实际购买力大幅下降。
  对于众多美国企业而言,依赖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关税提高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一些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寻找替代供应商,部分企业甚至面临供应链断裂风险。例如,美国部分制造业企业因无法及时找到合适替代供应商,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企业业绩下滑。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贸易摩擦使美国进出口贸易受阻,经济增长面临压力,通胀压力加剧,国际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也受到一定影响。高盛集团发布报告,将未来一年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从 35% 上调至 45%。
  中国作为贸易战的另一方,也承受着巨大压力。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受到冲击,2025 年一季度,中国对美出口额仅占其总出口的 12%,较 2018 年的 19% 大幅下降。一些依赖对美出口的企业订单减少,生产规模收缩,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困境。不过,中国积极拓展 “一带一路” 等国际市场,2024 年,中国与 “一带一路” 伙伴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 47%,东南亚、中东欧成为新的战略缓冲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美出口下降的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与西班牙签署农业贸易协议,为贸易困境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西班牙作为欧盟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与中国的合作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农产品进口渠道,降低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还为西班牙农产品打开更广阔市场,实现互利共赢。这一协议的签署,体现了中国在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格局中,积极调整贸易策略,寻求稳定发展的努力。
  欧盟与中国的贸易摩擦
  除中美贸易战外,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同期加剧,为中西签署农业贸易协议增添了复杂背景。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这一举措在国际经济领域引发广泛关注。
  2024 年,欧盟委员会从 10 月开始对中国电动车启动反补贴调查。今年 6 月,欧盟发布对来自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的预披露信息。7 月 4 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将从 5 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最长持续四个月,期间欧盟成员国将投票决定是否将其转为为期五年的正式关税。欧盟此举表面依据其贸易规则,称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提供大规模补贴,使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价格远低于同类产品,对欧盟本土车企构成不正当竞争。实际上,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经济和政治考量。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凭借技术创新、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庞大生产规模,在全球市场迅速崛起,对欧盟本土汽车产业造成一定冲击。欧盟试图通过加征关税保护其本土汽车产业利益。
  面对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中国迅速作出反制措施。2024 年 6 月 17 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欧盟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这一调查是应国内产业申请,严格依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对申请书进行审查后,认为申请符合反倾销调查立案条件而决定发起的。调查产品包括鲜、冷、冻猪肉及其副产品,主要供人食用。
  中国作为猪肉消费大国,对猪肉及猪副产品进口需求巨大。2024 年,中国进口价值 48 亿美元(约 351.1 亿元人民币)的猪肉及猪副产品,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欧盟。欧盟运往中国的猪肉很大一部分是猪耳、猪鼻、猪脚和内脏等,这些产品在欧洲很少有人食用,但在中国却很受欢迎。西班牙在欧盟对中国的猪肉出口量上位居首位,2023 年西班牙向中国出口超 56 万吨猪肉相关产品,价值 12 亿欧元。因此,中国对欧盟猪肉及猪副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对西班牙等欧盟国家的猪肉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在这样的贸易摩擦背景下,中西签署的农业贸易协议,尤其是关于猪肉的协议意义重大。一方面,它体现了西班牙在贸易困境中积极寻求与中国合作,以稳定其猪肉出口市场。西班牙肉类工业协会表示,在关税危机引发的巨大国际商业动荡背景下,欢迎中国的新举措,因为它为猪肉产品的供应开辟了新的选择。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这一协议显示出中国在处理与欧盟贸易关系时,既坚持原则,对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进行反制,又积极寻求合作机会,以维护双边贸易的稳定发展。这一协议或许也是中国寻求稳定和改善与欧盟贸易关系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未来双方在更多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
  各方反应与解读
  西班牙的期待
  西班牙对此次与中国签署的农业贸易协议,尤其是猪肉相关协议,表现出高度重视与期待。西班牙肉类工业协会明确表示,在关税危机引发的国际商业动荡背景下,热烈欢迎中国这一重要举措。在他们看来,这一协议为猪肉产品供应开辟了新路径。西班牙在欧盟对中国的猪肉出口量上独占鳌头,2023 年向中国出口超 56 万吨猪肉相关产品,价值 12 亿欧元。新协议的签署为其猪肉产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使其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看到稳固和拓展市场的希望。
  西班牙猪业联盟(Interporc)国际经理米格尔(Daniel de Miguel)透露,新协议允许西班牙猪肚出口,这一在中国广受欢迎但此前未获准入的产品,如今得以进入中国市场。这一突破意义重大,猪肚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独特地位,拥有庞大消费群体。西班牙猪肚的准入,不仅丰富了西班牙对华猪肉出口种类,更意味着西班牙猪肉企业能进一步满足中国市场多样化需求,从而在庞大的中国市场中获取更大份额。对于西班牙的养猪户和肉类加工企业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利好消息,意味着更多订单、更高收入以及产业发展的新契机。他们期待借助这一协议,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专家分析的视角
  分析人士认为,该协议的签署可能是中方放宽对欧盟猪肉反倾销调查的一个重要信号。去年 6 月 17 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欧盟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这一调查给欧盟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压力。如今中西签署的猪肉贸易协议,从某种程度上暗示双方在贸易问题上可能寻求更积极的解决方案。中国一直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在维护自身产业利益的同时,致力于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贸易争端。此次协议的签署或许是双方沟通协商的积极成果,为放宽反倾销调查创造了条件。
  咨询公司 Trivium China 的农业分析师佩伊(Even Rogers Pay)从更宏观角度解读,认为这一协议表明中国监管机构可能推迟或放松对猪肉的调查,如同近期对白兰地所做的那样。去年 1 月 5 日,中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调查期限多次延长。这一系列操作显示出中国在处理贸易争端时的谨慎态度,既坚决维护自身权益,又寻求通过合理方式解决问题。佩伊还指出,这是中国寻求稳定和改善与包括欧盟在内的多个重要贸易伙伴贸易关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全球贸易格局复杂多变的当下,中国积极与各方开展合作,通过签署贸易协议等方式,加强与贸易伙伴的联系,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与西班牙的合作不仅有助于稳定双方贸易关系,也为中欧贸易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提供新契机,展现了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责任与智慧。
  未来展望:合作空间广阔
  基于当前中西签署的农业贸易协议,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未来充满机遇。从农产品种类准入来看,此次协议是一个良好开端,未来有望拓展更多品类。除已纳入协议的猪肉和樱桃,西班牙丰富多样的农产品,如橄榄油、葡萄酒、杏仁、柿子等,都有可能借助这一合作契机,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西班牙作为世界第七、欧盟第四大农产品生产国,农产品种类繁多且品质优良。其橄榄油以独特风味和卓越品质闻名,在中国健康饮食理念日益普及的当下,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葡萄酒方面,西班牙拥有悠久酿酒历史和精湛酿造工艺,不同产区的葡萄酒各具特色,能满足中国消费者多样化口味需求。杏仁和柿子也已与中国签署相关协议,随着市场推广和消费者认知度提升,未来销量有望大幅增长。
  在贸易规模上,双方合作潜力巨大。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为西班牙农产品提供广阔销售空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日益旺盛。西班牙优质农产品恰好契合这一市场需求,通过加强市场推广、优化物流配送等措施,西班牙农产品在中国的销售额有望大幅增长。
  从长期发展看,双方还可在农业技术、农业投资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西班牙在农业现代化、精准农业等方面拥有先进技术和经验,中国可借鉴这些技术提升自身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中国企业也可加大对西班牙农业领域的投资,参与当地农业项目开发,实现互利共赢。例如,双方可合作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共同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双方企业也可加强合作,开发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中西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通过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双方将在农产品贸易中取得更丰硕成果,为两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肉类工业科技情报中心站 肉类工业杂志社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市江岸区堤角前街15号
电话:027-82319036 82359099 82359199 传真 :82319036 备案号:鄂ICP备14000012号-1 技术支持: 捷讯技术 后台管理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23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