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生猪市场行情在春节过后逐步趋于震荡状态,而从养殖成本来看,一季度出栏的生猪的头均饲料成本仍然处于低位,虽饲料价格上涨,但反馈到当前的头均饲料成本上则变化微弱。二季度随着生猪供应及二次育肥补栏量增加等因素的出现,生猪价格或出现转折,从而带动自繁自养盈利短时回暖。 1.一季度生猪养殖盈利盘跌后盘整 根据卓创资讯监测,2025年一季度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均值239.55元/头,与上一季度相比下降173.36元/头,跌幅41.99%。从季度内的走势来看,1月份自繁自养盈利高位震荡回落,此状态延续至2月上旬。在此期间,养殖盈利出现了全季度的最高点及最低点,分别为1月6日的385.42元/头及2月11日的160.75元/头,累计下降224.67元/头,降幅58.29%。 自2月13日开始,自繁自养盈利便呈现出频繁小幅涨跌的状态,走势较为平稳。此阶段的盈利均值为207.04元/头,与此阶段的最高点及最低点均相差不大,其中与2月20日的239.60元/头相差32.56元/头,与最低点3月7日的186.64元/头相差20.40元/头。 2.二季度饲料成本仍低位运行,猪价或有所提升,支撑后市信心 一季度生猪均价15.12元/公斤,头均饲料成本922.16元,自繁自养有盈利空间。从猪价及饲料成本走势来看,一季度头均饲料成本变动较小,季度内呈先降再涨态势,基本维持在910-930元之间;而猪价的变动对自繁自养盈利的影响较大,因此生猪行情的高低对盈利有更为直接的影响。从成本测算来看,100%成活率条件下的全国理论养殖成本线为13.18元/公斤,远低于生猪价格,养殖户对中短期的信心增强。 从生猪价格来看,二季度市场行情或震荡微跌后上涨,猪价上涨的重要原因是二次育肥补栏行为及补栏量在二季度仍有增多可能,流入屠宰端的生猪供应量或减少,二次育肥需求量增加,推动5月份行情涨至二季度高位。虽该因素不直接影响自繁自养模式,但二次育肥补栏或带动标猪价格上涨,从而带动自繁自养盈利增加。而目前受部分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饲料价格有上涨可能,但生猪养殖周期较长,短时饲料价格的上涨对全周期生猪饲料成本的影响有限,饲料成本或微幅上涨,头均成本仍然处于相对低位水平,对自繁自养盈利的利空作用相对较小。 而从综合测算的生猪养殖收入及养殖成本来看,养殖成本除饲料成本变动较频繁外,其他成本相对固定,因此养殖成本的变化幅度或较为有限,养殖收入的变动对二季度盈利的影响更为明显。养殖收入由猪价及生猪交易均重测算得出。目前来看,生猪价格持续震荡,无明显下降趋势,因此养殖端并无主动降重意愿,甚至在原本该降重的4月份继续增重,从而助推生猪养殖收入的增加。而5-6月份随着气温升高,大肥猪需求减少,其价格下滑,养殖均重或逐步回落;但生猪市场行情或在二次育肥的加持下有所上涨,对冲体重下降带来的利空影响,养殖收入仍有增加可能。 3.自繁自养盈利或出现拐点 综上所述,2025年二季度生猪价格有一定上涨空间,虽饲料成本亦有增加空间,但猪价涨幅或大于饲料成本涨幅,养殖端生猪自繁自养盈利情况或有所好转,并有望在5月份迎来转折、打破近三个月的磨底震荡阶段。 根据卓创资讯测算,4-6月份养殖端自繁自养理论盈利值或呈现先微跌后上涨再高位盘整的走势。4月份均值或微跌至199.50元/头,但趋势仍然不甚明显;5月均值或涨至268.66元/头,为二季度最高点,亦是上半年除1月份以外的最高值。随着5月份二育补栏需求高峰过去、猪价被支撑的力度缩小,供应略有增加,价格或小幅回落,盈利或略有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