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 页 > 行业动态
中美关税战升级:中国大豆采购转向南美潮起
发布时间:2025-04-14 14:41:25 来源:新农观 作者:新农观 浏览次数:

 中美关税战再度升级,自从美国宣布对中国的关税涨到125%后,作为反制,中国也宣布将对美关税也增加到125%,这意味着美国农产品已全面被中国拒绝。   而在粮食谷物领域,我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品种就是小麦、玉米和大豆。   其中,小麦的风险是最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我们的小麦自给率极高,而且当前国内小麦供应充足,因此小麦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而玉米影响有限。   因为我国对美玉米的依赖已大幅降低,在前两年,受俄乌冲突影响,乌克兰玉米出口受阻,美玉米一度几乎成为我国进口玉米的唯一来源。   但经过中国的积极开拓,对美玉米的依赖已大幅降低,去年在我国进口玉米中,美玉米仅占15%。   而且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本年度中国进口玉米总量会大幅减少至800万吨,远低于上一年度的2000多万吨。   而近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供需报告将本年度中国进口玉米预期调得还要更低,只有700万吨。   而关注度最高的就是大豆了,原因是中国对进口大豆依赖太大,并且来源也相对较窄。   全球大豆出口主要就集中在3个国家,巴西、美国和阿根廷。   根据市场之前的分析认为,中美互加关税以后,美豆性价比优势丧失,中国必然要将需求全面转向南美,因此对南美尤其是巴西大豆的需求必然增加。   而现在,这件事就正在发生。   之前有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巴西贸易公司共装船了2280万吨大豆,其中有1770万吨运往中国。   而就在本周,中国买家再次从巴西大量采购大豆,数量达240万吨,相当于中国油厂月均压榨量的近1/3。   据悉,这部分大豆将于5月至7月间到港。   而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在未来仍将进一步升级,也就是说,中国对巴西大豆的采购将明显增强。   因为虽然说美豆在中国进口大豆中的占比逐年下降,例如去年的占比仅为21%,但由于中国对大豆需求量庞大,所以美豆的缺口需要南美大豆来补足。   而美豆的出口期是在年底四季度,所以考虑到长期大豆供应,则需要提前购买南美大豆提前备货。   所以在南美大豆的出口旺季时,采购可能会异常强劲。   另一方面,也必然会影响到国内的豆粕市场。   近日,豆粕表现再次强劲,这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虽然巴西大豆即将到港,短期大豆供应并不担忧,但是拉长战线来看,供应依然是偏紧的。   因为以去年为例,中国共进口大豆1.05亿吨,而巴西大豆最大出口量预计也就近亿吨,也就是说,巴西开足马力,可能也仍然无法完全满足中国需求。   而阿根廷大豆出口量级有限,所以如果贸易战一直持续,总体大豆的供应是偏紧的。   那么,这也就为豆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由于需求集中转向,也会使巴西大豆价格上涨,从而导致进口大豆成本增加,也会支撑豆粕行情。   而且当需求全面转向南美以后,也会带来一个不确定性,那就是一旦有任何因素影响到港进度,那么很容易引发国内市场的波动。   比如,这两天豆粕再次上涨,原因就是受大风天气影响,港口无法作业,导致巴西大豆到港进度可能再次延迟。   而且预计后续类似的波动并不会少,要做好心理准备。

全国肉类工业科技情报中心站 肉类工业杂志社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市江岸区堤角前街15号
电话:027-82319036 82359099 82359199 传真 :82319036 备案号:鄂ICP备14000012号-1 技术支持: 捷讯技术 后台管理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23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