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牛肉出口遇阻,却在中国积极布局?
近期,一则看似矛盾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一方面,JBS 美国公司的牛肉加工厂,其对华出口注册资格尚未更新,现阶段无法向中国市场生产供应牛肉;另一方面,该公司中国市场销售负责人马里诺?卡马德里现身中国,不仅开展一系列推介活动,还在上海办事处招聘新员工,此操作令人费解。
据路透社等外媒报道,此前,中国更新数百家美国猪肉和家禽加工厂的出口注册,这些企业得以继续向中国供应产品。然而,同期数百家美国牛肉加工厂的资格到期,截至目前仍在等待更新,JBS 美国公司位列其中。卡马德里也向《环球时报》记者证实这一情况,虽暂时无法生产,但他仍期望短期内重回中国市场。
需知,JBS 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肉类加工商之一,中国对其而言,是最重要且 “最优先考虑” 的市场之一。去年,JBS 美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收入约 8.5 亿美元,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中国市场的重要地位。不仅如此,本月 JBS 还在中国推出新牛肉品牌 “Showcase”,联合食品品牌管理企业 CLB Management 和美国肉类出口协会,在上海、广州、成都、北京等地开展推介活动,美国牛肉加工商 “Agri Beef” 和 “One Wolrd” 旗下品牌也参与其中。在出口资格未确定的情况下,这些行动格外引人关注。
资格悬而未决,市场热情不减
(一)出口资格现状
今年 3 月 16 日,是美国众多肉类加工企业出口注册资格的重要节点。中国于当日更新数百家美国猪肉和家禽加工厂的出口注册,使这些企业得以继续向中国市场供应产品。这一消息对于美国猪肉和家禽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剂定心丸,美国猪肉生产商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布莱恩?汉弗莱斯表示,美国猪肉生产商现已确保拥有 14 亿人口的中国市场的准入资格。
然而,同样在这一天,数百家美国牛肉加工厂的资格到期,截至目前仍在等待更新。从中国海关总署网站可见,大量美国牛肉出口企业的注册状态显示为 “超期”。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发言人乔?舒勒也证实,数百家美国牛肉企业资格到期后尚未更新,他们期待尽快传来好消息。JBS 美国公司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肉类加工商之一,也未能幸免,其牛肉加工厂同样未获得对华出口的资格更新,暂时无法面向中国市场进行生产。
(二)积极布局举措
尽管出口资格悬而未决,但 JBS 美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丝毫未减。本月,在资格未更新的情况下,JBS 美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新牛肉品牌 “Showcase”。为使该新品牌迅速打开市场,JBS 全力以赴。它与食品品牌管理企业 CLB Management 和美国肉类出口协会(USMEF)紧密合作,在上海、广州、成都、北京等地开展一系列推介活动。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对高品质食品的强烈需求,JBS 在此地的推介活动吸引众多食品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关注;广州,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当地人对食材的品质和口感有着独特追求,JBS 的新牛肉品牌在此也吸引到不少 “粉丝”;成都,以火热的火锅文化闻名全国,JBS 在推介中特别提及会考虑涮火锅的需求,这无疑精准把握成都市场的需求要点;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市场辐射力强,JBS 在此地的活动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不仅如此,美国牛肉加工商 “Agri Beef” 和 “One Wolrd” 旗下品牌也参与此次推介活动,众多品牌齐聚,共同发力,充分体现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志在必得的决心。
中国市场,对美国牛肉产业有多重要?
(一)贸易数据体现重要性
从贸易数据来看,中国市场对美国牛肉产业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美国肉类出口协会驻北京代表处负责人陈晶指出,美国去年生产的牛肉约 1224 万吨,其中仅约 11% 用于出口,虽占比看似不高,但贸易对美国牛肉产业意义重大,而中国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是美国第三大牛肉出口市场。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2024 年,美国对华出口总价值约 16 亿美元的牛肉。这 16 亿美元背后,反映出美国牛肉产业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从产业链角度看,美国牛肉从牧场养殖到加工包装,再到运输出口,每个环节都与中国市场的需求紧密相连。若失去中国这个庞大市场,美国牛肉产业的上下游企业都将受到冲击,大量牛肉将面临滞销,牧场主可能减少养殖数量,加工厂订单也会减少,相关从业人员的收入和就业都将受到影响。
(二)市场份额与潜力分析
虽然目前美国产品仅占中国进口牛肉市场的约 4%,美国的谷饲牛肉在中国仍是一个小众美食市场。但中国居民饮食和消费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这为成本和售价均较高的美国牛肉提供广阔市场空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高品质、多样化的食品需求日益增长。牛肉作为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美国牛肉以其谷饲特点,肉质鲜嫩、口感丰富,在高端牛肉市场具有独特优势。在一些大城市的高端超市、西餐厅,美国谷饲牛肉常常是消费者选购对象。而且,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即使是小众市场,其绝对数量也相当可观。再加上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美国牛肉在中国市场的潜力不容小觑。只要能抓住中国市场消费升级的机遇,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口味的要求,美国牛肉在中国市场有望实现更大突破。
量身定制,只为中国市场
(一)契合中国需求的产品策略
JBS 美国公司深知,要在中国市场立足,必须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需求。他们在产品定制方面下足功夫,充分考虑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和消费习惯。以涮火锅为例,这是中国人喜爱的饮食方式,对牛肉的部位、切片厚度和纹理都有特殊要求。JBS 针对这一需求,专门挑选适合涮火锅的牛肉部位,如牛里脊、牛上脑等,这些部位肉质鲜嫩,在火锅中涮煮后口感极佳。同时,在切片上,严格控制厚度,确保牛肉既能快速涮熟,又能保持鲜嫩多汁的口感。
除了涮火锅的需求,JBS 还关注到中国人餐桌上盘子的大小。与西方不同,中国家庭的餐桌盘子相对较小,更注重菜品的精致和多样。JBS 在产品包装和分量设计上进行调整,推出小包装、多品种的组合装产品。如此一来,消费者可一次性购买多种不同部位的牛肉,满足家庭不同成员的口味需求,同时也避免大包装产品吃不完浪费的情况。这种从消费者实际需求出发的产品策略,体现 JBS 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用心,也为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推广活动与市场深耕
为使美国牛肉更好地融入中国消费者生活,美国肉类出口协会积极行动,在中国参与多个大型食品展,并自 2023 年起在美国农业部组织下参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这些大型展会上,美国肉类出口协会通过精美的展位设计、现场烹饪展示、试吃活动等多种方式,向中国消费者展示美国牛肉的品质和特色。
在第六届进博会的美国食品与农业馆,现场煎牛肉的香气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工作人员熟练地将美国谷饲牛肉放在煎板上,片刻间,鲜嫩多汁的牛肉便散发出诱人香味,观众品尝后纷纷称赞。在 2024FHC 上海环球食品展上,美国肉类出口协会携手多家贸易商、进口商及会员共同参展,展示各类高品质的美国谷饲牛肉产品及预制菜品。通过这些活动,美国牛肉逐渐被更多中国消费者所了解和认可。参展不仅是展示产品的机会,也是与中国市场深度交流的平台。美国肉类出口协会通过与中国的食品经销商、零售商、餐饮企业等建立联系,拓展销售渠道,不断深耕中国市场,为美国牛肉在中国的长期发展搭建坚实桥梁。
自由贸易:破局的关键
曾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卡马德里,在谈及当前中美两国经贸联系面临的挑战时,坦言 “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 。他的话语道出众多美国企业的心声。中美作为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彼此间的经贸关系对全球经济格局有着深远影响。自由贸易不仅能使两国消费者享受到更多优质、低价的商品,还能促进两国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升级。从全球视角看,中美自由贸易有助于稳定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保障全球市场的物资供应,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注入动力。
美国肉类加工商们对自由贸易的渴望,实际上也是在为解决当前经贸挑战探寻出路。中国一直秉持开放、公平、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对外贸易,积极推动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完善。而美国在贸易政策上的一些不稳定因素,给两国经贸合作带来不确定性。如今,美国肉类加工商们在中国市场的积极行动,是对自由贸易的一种呼吁。他们希望美国能与中国共同努力,消除贸易壁垒,解决经贸合作中的障碍,恢复正常的贸易秩序。只有如此,美国牛肉才能顺利进入中国市场,两国的经贸关系才能重回正轨,实现共同发展,为世界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