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当前位置:首 页 > 健康生活
溏心蛋悖论有解吗
发布时间:2024-07-11 10:18:41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中国畜牧兽医报 浏览次数:

   物质匮乏的年月,肚囊为大。当饥饿难耐时,无暇顾忌营养、口味,甚至安全与健康。如今,吃个新鲜,求份美味,图个健康,人所共好。说到溏心蛋,一枚白煮蛋而已,本不该在市场上掀起如此大的波澜。但自2019年以来,随着可生食鸡蛋、溏心蛋陆续上市,加之营销有力,一枚白煮蛋被捧得热火朝天,有点超乎常理。
  说溏心蛋是个好东西,是因为相较其他经过热处理的鸡蛋而言,在蛋白质消化率、口感、色泽、完整的营养保留上更胜一筹;说是个坏东西,是因为其安全性一直饱受诟病。这似乎是现代人饮食中的一个经典悖论:想要得到溏心蛋,就得放弃安全性;若要安全性,就得放弃溏心蛋。
  溏心蛋其实就是蛋清呈固态、蛋黄未完全凝固,呈黏稠状且保持完整蛋形的即食蛋品。问题就出在这未凝固的蛋黄上,这也正是区别溏心蛋与否的关键。可说起蛋类,就不能不提沙门氏菌,想要杀死这种微生物,就要彻底煮熟鸡蛋,即鸡蛋中心温度应至少达到75℃并维持30秒。然而,做溏心蛋,就得让蛋黄中心温度低于60℃,低于60℃,短时间内又杀不死沙门氏菌。把握不了火候,溏心蛋随时可能变成“糟心蛋”。
  有消费者可能会反驳,那是因为你买的是普通鸡蛋,而不是无沙门氏菌的无菌蛋。所谓无菌蛋,就是目前流行的以“可生食标准”生产的鸡蛋,但并无国标。因为,如果全行业都做到可生食标准鸡蛋,难度相当大。不然,为什么日本从1980年开始,前后历时38年才建立起“可生食鸡蛋标准”。想买这种可生食鸡蛋,1斤20~40元,价格是普通鸡蛋的三四倍。即使买到了所谓的无菌蛋,下一步还要花时间修炼火候煮出溏心蛋,也非易事。
  当然,消费者还有另一种选择,虽然便捷,但更昂贵,就是直接购买溏心蛋产品。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以黄天鹅、美玉子、初吉、正大等为代表的溏心蛋品牌,甫一上市便捕获了不少女性消费者的心。作为即食蛋品,溏心蛋必须满足蛋品与预包装食品的国家标准,这其中沙门氏菌是绝不允许检出的。只是,价格比普通鸡蛋贵出不少,1斤溏心蛋30~70元不等,已非普通消费者所能承受。
  作为高端商品,溏心蛋的要求自然要严苛,但就目前来看,除了沙门氏菌零检出刚性要求外,仍有许多待完善的环节,并不是现行溏心蛋团体标准所能囊括的。比如:溏心蛋该怎么贮存,如何运输?目前各家产品的执行标准不一,有的标称常温保存120天,有的标称1℃~5℃冷藏40天,差别怎会如此之大?说是不得与有毒、有害、易腐蚀等物品同处贮存、运输,即使商家承诺全程冷链运输,但却没有具体标准要求,也无人监管,消费者能安心吗?
  溏心蛋也好,可生食鸡蛋也罢,无非是在向人们昭示,其是品质生活的表征。话又说回来,正是我国蛋品卫生,特别是鲜蛋卫生标准的不完善给了诸如可生食鸡蛋、溏心蛋等品类和品牌以机会,为什么这么说?
  现行有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蛋与蛋制品生产卫生规范GB21710-2016》虽然有对蛋与蛋制品加工过程中沙门氏菌的监控要求,也限于企业自身,并没有针对养禽场家禽及所产蛋品无沙门氏菌的普遍的强制性要求。其他国标中虽有明确涉及对微生物限量,像沙门氏菌、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的指标,却将鲜蛋排除在外。比如:现行有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21》替代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其中针对的则是即食蛋制品,要求沙门氏菌不得检出,但无关鲜蛋。
  中国老百姓“吃不起鸡蛋”的时代早已过去。小小一枚鸡蛋,可谓我国畜产品的压舱石。如今,溏心蛋、可生食鸡蛋的营销火爆,大打场景牌、温情牌,大肆烘托堪称“完美无瑕商品”的气氛,一些消费者自然会心动,但同时又感叹“吃不起”。鸡蛋作为食用农产品走高端化路线无可厚非,但仍需顾及其作为刚需产品的平民价值。就产业发展而言,把奢侈品做成普通消费者都能享用的平价商品才是“王道”。
  不得不说的是,在鲜蛋卫生标准化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想要实现少菌、无菌的理想蛋品世界,应从养殖源头的预防与净化疫病抓起,并在蛋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中严格把控,建立、完善并强化沙门氏菌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实现全产业链防控。希望这一天早些到来!

全国肉类工业科技情报中心站 肉类工业杂志社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市江岸区堤角前街15号
电话:027-82319036 82359099 82359199 传真 :82319036 备案号:鄂ICP备14000012号-1 技术支持: 捷讯技术 后台管理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23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