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政策反复导致美国牛肉市场交易停滞
受特朗普政府最新关税调整影响,美国牛肉市场陷入高度混乱。当地时间4月9日(周三),特朗普宣布暂停除中国以外所有超过10%的进口关税,但将针对中国的关税提高至125%,以报复中方对美国产品加征的预期关税。这一举措导致美国牛肉市场基本陷入“低活跃度运营”,一位匿名交易员向乌拉圭《畜牧报》坦言:“如今根本搞不清牛肉的价值几何,新老订单的反复变动让市场复杂难辨。”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进口商正试图转移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当前市场交易量极少。一位工业界消息人士表示:“判断该政策是否引发牛肉通胀为时尚早,但市场的不确定性已显著加剧。”
02 国际市场价格逆势上涨 中国、欧洲需求稳定
尽管美国市场陷入低迷,全球牛肉贸易却呈现价格普涨态势。据阿根廷《号角报》数据,2025年1-2月,中国无骨牛肉进口到岸价(CIF)同比上涨11%;乌拉圭3月牛肉出口均价达4790美元/吨,同比涨幅21%;阿根廷2月出口均价3957美元/吨,同比激增38%。巴西作为中国主要牛肉供应国,其典型产品“八分体无骨前腿肉”报价已从2024年中的4100美元/吨飙升至当前5500美元/吨,3月出口均价同比上涨9%。
欧洲市场则呈现“价格见顶”信号,有分析认为其牛肉价格已达“难以持续上涨”的水平。中国市场目前保持观望态度,需求韧性仍存。
03 美国供应紧张或被迫高价采购巴西牛肉
巴西农业咨询公司Safras & Mercado分析师费尔南多·伊格莱西亚斯指出,美国牛群数量处于195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叠加北美牛肉产量预期下降,即便面临巴西牛肉价格高企,美国仍可能“不得不大量进口”。他强调:“供应受限与强劲需求的矛盾,迫使美国在高价下维持进口,这或成为全球牛肉贸易格局的重要变量。”
04 “谨慎观望” 警惕短期投机风险
当前,国际市场对特朗普政策的后续走向仍存疑。业内人士普遍建议市场参与者“避免仓促决策”,认为政策波动可能引发短期价格异动,但长期供需基本面仍是核心驱动因素。随着全球肉类贸易链的重构,各国出口商正密切关注美国进口需求的恢复节奏及中国市场的采购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