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 页 > 行业动态
贸易硝烟:美国加税,中国肉价缘何“狂飙”?
发布时间:2025-04-10 10:08:36 来源:肉类食品网 作者:肉类食品网 浏览次数:

 关税 “风暴” 来袭

  当地时间 2025 年 4 月 8 日,一则消息在全球经济领域引发强烈震动。美国白宫宣布对华加征额外 50% 关税,该政策自 4 月 9 日凌晨起生效。叠加此前已对华征收的 54% 关税,美国对华商品累计税率高达 104%。如此高的税率,在中美贸易间构筑起一道难以跨越的壁垒,致使全球贸易格局发生震荡,中美经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关税政策是影响贸易格局的关键因素。税率的每一次调整都会对市场产生连锁反应。美国此次单方面、无预警地大幅加征关税,极大地放大了这种影响,不仅打破原有的贸易平衡,还使众多依赖中美贸易的企业和行业陷入困境与迷茫。
  中方坚定回应
  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行为,中国坚决维护自身权益。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表明中国的严正立场。林剑强调,中国人民依靠智慧和努力追求发展,其发展权利不容侵犯;中国的主权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发展利益是国家前进的动力,同样不容他国侵犯。
  中国始终坚定维护国际规则,秉持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原则参与全球贸易。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在不合理的压力下退缩。林剑表示:“中方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这一表态背后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支撑,以及 14 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底气。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内需潜力巨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同时具备卓越的政策制定与执行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复杂局面。因此,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在这场贸易风波中捍卫自身尊严与利益,彰显维护公平贸易秩序的坚定决心。
  国内肉价 “疯涨”
  价格数据直观呈现
  美国加征关税的举措对国内肉类市场产生显著影响,引发价格大幅上涨。进口美国的鸡产品、牛肉及猪肉价格急剧攀升,令消费者和从业者深感震惊。
  从肉交所的成交数据可清晰看出价格上涨的态势。Marfrig 三大厂和 JBS 件套价格持续上升。MF 件套价格一度达到 51400 元 / 吨,单日涨幅达 1500 元 / 吨;JBS 件套均价为 53200 元 / 吨,单日涨幅 1200 元 / 吨。牛腩价格从清明节到数据统计时,由 39 元 / 公斤涨至 43 元 / 公斤。JBS 件套价格从 49500 元 / 吨涨至 53200 元 / 吨。不仅现货市场价格疯涨,国外期货价格也呈现飙升态势。这些数据反映出消费者生活成本增加、餐饮行业成本压力加大,以及市场对未来的担忧。价格波动影响着市场的各个层面。
  市场乱象深度剖析
  在价格疯涨的背后,市场出现诸多混乱现象。大贸商面对价格上涨,纷纷采取封盘措施,导致市场货物供应紧张,进一步加剧市场恐慌情绪。
  终端市场则大量囤货以应对价格上涨。自 3 月份至关税政策生效后,价格持续走高,贸易商库存减少,市场需求却依然旺盛,贸易商只能高价抢货。工厂方面,国产货库存也告罄,市场供应极度紧张。
  美国报复性加征关税激发了终端市场的备货情绪。各方担忧未来价格继续上涨,导致无货可卖或采购成本过高,因此纷纷囤货,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形成恶性循环。市场交易秩序被打乱,价格不再由正常供需关系决定,而是受恐慌情绪和备货行为左右,市场陷入非理性混乱状态。在这场混乱中,依赖进口肉类的企业、商家以及广大普通消费者受到严重影响,生活成本大幅增加。
  美国 “搬石砸脚”
  各方观点汇总
  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引发国际社会广泛质疑与批评。英国《卫报》指出,美国此举属于贸易霸凌,无视国际贸易规则,破坏全球贸易秩序,践踏公平贸易原则。全球自由金融公司首席分析师纳塔利娅?米尔恰科娃从经济角度分析,认为美国经济受冲击将大于中国经济。美国在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关键领域依赖中国进口,中国加征关税后,美国相关产业成本上升,通胀加剧。中国可通过拓展金砖国家等市场实现出口多元化,而美国大量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尤其是农产品,面临滞销困境,将对美国农业造成沉重打击。
  美国国内有识之士也表达对关税政策的担忧与反对。美国消费技术协会首席执行官加里?夏皮罗指出,“对等关税” 实际上是对美国民众征税。关税增加导致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推高通胀。通胀压力下,企业为维持利润削减开支,裁员导致就业岗位减少,消费市场低迷,经济发展受阻,甚至可能引发经济衰退。
  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警告,特朗普宣布加征 “对等关税” 可能导致美国鸡蛋价格短期内再次上涨。鸡蛋作为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增加民众生活成本。整个美国农业因关税政策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农民劳动成果可能因销路问题付诸东流,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均受影响。这些不同领域的观点揭示了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短视与危害,凸显其贸易决策的一意孤行带来的严重后果。
  影响逻辑梳理
  美国加征关税看似打压中国经济,实则给自身带来多方面负面影响。
  从通胀角度看,美国对中国各类商品进口依赖程度高,加征关税使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以服装为例,美国品牌服装生产多依赖中国代工,关税增加导致服装进口成本上升,消费者需支付更高价格。众多商品价格因关税上涨,将使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率急剧攀升。通胀加剧不仅降低民众生活质量,还增加政府宏观经济调控难度,使经济环境更不稳定。
  在就业方面,美国制造业企业长期依赖从中国进口物美价廉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关税提高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压缩利润空间。企业为应对成本压力,要么提高产品价格导致市场份额下降,要么削减生产规模甚至关闭工厂,最终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与制造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也受牵连,加剧就业市场紧张局势,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从经济衰退风险来看,美国作为高度依赖国际贸易的经济体,加征关税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损害自身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信誉和地位。美国企业全球竞争力下降,出口受阻,国际资本投资信心受挫。企业投资减少、消费市场低迷、出口受阻等负面因素叠加,使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急剧上升,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股市暴跌、金融市场动荡。
  美国农业和制造业深受其害。农业领域,美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中国是重要出口市场。加征关税后,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进口需求下降,美国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血本无归,农场主减少种植面积、宰杀牲畜甚至放弃农业生产,破坏美国农村经济生态。
  制造业方面,美国高端制造业依赖从中国进口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关键原材料。关税增加使原材料成本飙升,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部分高科技企业为降低成本将生产线转移,导致美国制造业实力削弱,技术和人才流失,失去全球竞争优势,陷入长期衰退。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损害自身利益,使其在国际经济舞台陷入孤立。
  未来展望与思考
  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对中美双方及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复杂影响。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贸易往来密切,产业链深度融合,本可在正常贸易框架下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但美国加征关税打破这一局面,双方均付出沉重代价。
  美国国内通胀加剧、就业岗位流失、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农业和制造业遭受重创,民众生活受影响;中国虽有经济韧性和内需市场,但出口企业面临订单减少、利润下滑压力,产业链中小企业也受波及。全球经济因贸易战陷入低迷,贸易量下降,供应链断裂,依赖中美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乏力。这表明贸易战没有赢家,只有输家。
  合作共赢是解决贸易争端的最佳方式,这已被历史经验证明。中美经济结构互补,中国拥有完备工业体系和庞大劳动力市场,能生产物美价廉商品;美国在高科技、金融等领域具有优势。双方若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回归理性对话与协商,发挥各自优势,将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展望未来,中美贸易关系走向存在不确定性,但希望双方重新审视彼此关系,以务实、理性态度处理贸易问题。经历贸易风波后,双方或许能更深刻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建立更公平、稳定、可持续的贸易关系。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营造公平、自由的贸易环境,使各国人民受益,避免贸易争端再次发生,促进世界经济在合作共赢道路上稳步前行。
全国肉类工业科技情报中心站 肉类工业杂志社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市江岸区堤角前街15号
电话:027-82319036 82359099 82359199 传真 :82319036 备案号:鄂ICP备14000012号-1 技术支持: 捷讯技术 后台管理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23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