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繁殖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中科院1区,IF:11.4)上发表题为“Lactational high weight loss impairs follicular development by causing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of ovarian cells in sows and mitigated by butyrate supplement”的研究文章,揭示了哺乳期体重损失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机制。
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过大会显著降低后续繁殖性能,主要表现为:发情间隔延长、排卵数量减少、胚胎存活率下降以及窝产仔数减少,对养猪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针对此问题,首次通过空间转录组学揭示体重损失通过卵巢细胞线粒体结构功能紊乱及类固醇合成异常影响卵泡发育的机制。并且,在小鼠上进一步研发丁酸钠处理方案,有效缓解过度失重引发的线粒体损伤进而修复哺乳期失重引起的繁殖障碍。
近年来,团队在刘彦研究员的带领下,围绕家畜规模养殖的高效扩繁技术开展研发,这项研究是团队在创建母猪卵泡可视化探测技术基础上取得的新成果,为提高经产母猪批次化繁殖效率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我院为第一通讯单位,畜牧所博士后刘克雄为论文第一作者,刘彦研究员和白佳桦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博士后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0123225000694#ak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