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消息面事件的集中释放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波动,现货市场上周成交整体仍实现了环比上行的趋势,进口牛肉保障措施调查听证会的召开消息与美国300余家输华牛肉工厂资质将于3月16日到期的政策风险,叠加前期市场预期提前提振行为的发酵,共同构成了驱动行情和成交同步波动的关键变量。[事件推升行情成交升维]上周中国进口牛肉现期货市场在供给侧成本刚性支撑与政策利好预期的共振下,呈现“报价中枢上移与市场情绪转暖”的上行性态势,总体受进口牛肉保障措施调查听证会召开及美国300多家输华工厂资质到期事件刺激,现货市场供给侧将政策风险溢价提前注入报价体系,推动整体市场行情保持稳定态势,主流品类挂牌价环比上调200-500元/吨。而期货市场在上周也成为供给侧提涨预期的放大器,在国际活牛行情持续走强与国内政策预期双重驱动下,南美主要出口国基于屠宰成本上升与远期供应收缩的预判,如阿根廷屠宰和出口量近两月同环比大幅下滑)及活牛养殖成本攀升以及国内外政策性的调整预期促使供需逻辑的变化导致期货供给侧市场调价能力的强化,将主流部位肉品报价普遍上调100-200美元/吨,而国内进口商在美国300多家工厂资质到期和保障措施听证会即将召开等多方因素的引发的供应链重构预期驱动下,采购策略呈现出“预期透支型”特征,反映出市场对远期供给缺口的强烈共识。这种期现联动的价格修复机制,使得现货持有方的挺价信心获得结构性支撑。[供需基本面差异化博弈存在]此轮外部冲击虽在周前市场通过舆论传导刺激了部分采购需求的集中释放,但受制于消费端和基本面的实际货物消化能力仍处于修复通道,中间部分环节的补货行为缺乏实质性需求支撑,并未进入消耗端的流通层,导致周后部分现货成交价与报价的差距幅度有逐步扩大的情况显现,也反映出部分供给侧释放库存压力与需求侧价格敏感度提升之间的深层博弈。[现期货市场共振]中国进口牛肉报告认为:近期消息面对市场情绪的催化作用在达到阶段性峰值:美国工厂资质集中到期事件可能触发进口商对南美货源的采购加码,更引发市场对多产地进口牛肉供应国替代性货源的重新定价,叠加保障措施调查听证会释放的潜在政策机遇放大部分进口企业的采购策略,可能导致期货行情持续扩大上涨幅度,而从基于成本和政策导向预期共振推动现货行情持续上行。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已进入“政策逻辑--预期驱动”的操作区间,当前市场正处于政策敏感期与库存周期切换的关键节点,叠加当前国际国内牛肉市场基于多方因素导致中国进口牛肉供给侧资源出现结构性的收缩,而关键变量在政策导向下提前或持续预期驱动是否能够促使需求侧有效消化高价位高体量的货源流入,这也是最重要的基本面参考点。从短期来看,在关键性事件未出现明确反向拐点之前,近期现期货行情依旧会当前发展趋势,现货市场近期需重点关注进口牛肉保障措施听证会之后政策落地供给结构的实质性变化和美国300多家工厂续期事件的发展以及清明节前备货周期能否扩大终端采购动能。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