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在全国畜禽屠宰监管暨生猪屠宰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强调:强化畜禽屠宰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我国肉类工业的基础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的。至今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1)多头管理时期(1950年-1954年),屠宰方式主要是手工操作,一把刀、一口锅;肉品检验只检胴体、不检内脏和头蹄;检验项目项目不全,漏检严重。
(2)统一管理时期(1955年-1985年),商业部、卫生部、畜牧兽医部门对屠宰场统一监督和管理。
(3)放开经营时期(1986年-1997年),生猪屠宰从国营食品公司独家经营变成多种经济主体多渠道经营。
(4)依法规范时期(1998年-2014年),1998年1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规范生猪屠宰行为,提高生猪产品质量,保障人民吃肉安全,取得了明显成效。2013年国务院决定将商务部的生猪屠宰管理职能移交到农业部。从此,生猪屠宰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生猪屠宰行业现状:
2011年至2012年,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在全国开展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由5919家减至4585家,削减幅度达22.5%;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由14019家减至10135家,削减幅度达27.7%。生猪屠宰企业总数由19938家减至14720家,减少5218家,降幅达26.2%。
2012年底全国生猪屠宰行业的情况是,商务部统计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4585家,占生猪屠宰行业的31%;小型生猪屠宰场点10135家,占生猪屠宰行业的69%.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约占行业的70%。
2013年中国生猪出栏71557万头,比上年增长3.6%,猪肉产量5493万吨,约占全球猪肉总产量的50.6%,比上年增长2.8%,猪肉是中国肉类食品的当家品种,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64.3%。
根据农业部有关统计数据,目前经过定点屠宰厂(场)检疫检验的生猪有3亿多头。按全国出栏生猪7亿头计算,检疫检验生猪只占出栏总量的42.8%。数据显示分析,目前全国生猪屠宰产能高达8.44亿头左右,产能利用率只有33%左右。2008年全国生猪屠宰排行前三名的年屠宰能力6500万头,只屠宰了3000万头左右,占产能的46%,只占全国年屠宰量的10%。2009年全国生猪进点屠宰量3亿头左右,平均每个屠宰企业年只屠宰1.4万头,日屠宰只有38头猪。
而一些发达国家生猪屠宰已经实现了高度的集中:美国前5家屠宰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71%;丹麦前2家屠宰企业的屠宰量占丹麦全国屠宰量的97%;德国前8家企业占联邦市场份额的65%;法国、英国等国家前四家屠宰企业的市场所占份额也在20-50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猪屠宰集中度是很低的。
从我国屠宰企业的现状看,近十年来,随着《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实施,生猪屠宰市场得到规范,生猪屠宰场点由10万多处减少到2.1万处,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生猪屠宰产能总量严重过剩,落后产能比重过大,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生猪屠宰仍需提高机械化程度,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